13603860708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49年坚守在祖国“心脏”2019-07-02 08:53:16

很多人都知道故宫很大,但你知道消防员绕着故宫跑一圈需要多长时间吗?

 

很多人都看过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但你知道在你仰望国旗的时候,有人在背后默默守护吗?

 

很多人都感受过天安门的庄严、肃穆,但你知道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天安门广场上站岗十几个小时是什么感受吗?

    …………

 

这些一般人不知道或没体验过的事,只是一支忠诚坚守在祖国“心脏”的队伍的常态。

 

49年前,在周恩来总理的批示下,故宫特勤中队诞生。自诞生之日起,政治忠诚就是它的红色基因,忠诚坚守就是它不变的队魂。中队历届指战员谨遵周总理的殷切嘱托,坚守在祖国“心脏”,牢记“守护人类瑰宝、护卫广场安宁”的使命,近半个世纪以来,初心不改,创造了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辉煌战绩。

 

01

跑步时间用毫秒计算 每条通道都熟记于心

    “故宫是绝对不能出现任何隐患的,哪怕冒烟都不行。所以,我们就用秒甚至毫秒来计算跑步时间。可能我们快0.01秒,火就燃不起来了。”

 

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天安门支队故宫特勤中队肩负着以故宫为中心,辐射天安门地区3.74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反恐处突、防火巡查、火灾扑救、应急救援和社会救助等任务。49年风雨兼程,49年沧桑巨变。故宫依旧是完整的故宫,中队依旧是初心不改的中队。

夏天的故宫百花竞放、游人如织。中队的队员们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注水工作。“冬凿冰、夏注水、秋清叶、春除草”这一防火古制在中队传承至今。

 

“白天游客太多,没法开展训练。我们就给太平缸注满水,以备不时之需。”一名正在注水的队员说,他们白天检查消火栓、清理杂草,做一些防火的辅助性工作,等宫门关闭,没有游客的时候,便开始大训、特训。

无论炎炎夏日,还是数九寒天,队员们都穿着厚厚的战斗服、背着空气呼吸器,全身装备重近30公斤。他们不停地抛水带、接水枪、折返跑……夏天靴里能倒出水,冬天汗水能结成冰。队员们训练的刻苦程度与中队老一辈指战员练习“飞檐走壁”,爬城墙爬到手指流血,深夜背着空气呼吸器爬景山练操法的刻苦程度相比,丝毫不差。

 

灭火演练的时候,队员们常说“在故宫,开车不如跑着快”。这是因为故宫里道路纵横交错,开着消防车绕大路,还不如带着装备抄小路。这样人员能迅速到达起火点,处置初期火灾,及时传递火情。

因此,“跑”对于队员们来说不仅是基本功,而且意义重大。他们上午跑、下午跑,训练的时候跑,休息的时候也跑。指导员蔡瑞的一大爱好就是带领队员们一块儿跑,而且越是烈日炎炎、北风怒号越要跑。在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组织的大比武中,“五千米”“五千米负重”“万米长跑”三个项目的第一名都在中队。

 

“故宫是绝对不能出现任何隐患的,哪怕冒烟都不行。所以,我们就用秒甚至毫秒来计算跑步时间。可能我们快0.01秒,火就燃不起来了。”中队长刘海双说,队员们穿戴着近30公斤的装备,每天那样跑,不为别的,就为了处置火情的时候能快一点,再快一点。

 

防火是守护故宫安全的“牛鼻子”,一次雷击、甚或一根烟头都可能让人类的瑰宝遭受重大损失。在故宫全面禁烟前,队员们曾经有一个连他们自己都觉得“很傻”的习惯——盯烟头。他们执勤时,经常会被游客一脸气愤地问:“你老跟着我干啥?”“我要你手里的烟头,这是火灾隐患。”队员答道。

每当这时,游客总是一脸羞赧,立刻将烟头熄灭,扔进垃圾桶。

 

2013年,故宫全面禁烟,结束了队员们盯烟头的历史,但队员们时刻关注故宫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的习惯却始终不曾改变。

 

被称为“活地图”的专勤班班长黎阳,熟悉故宫的每一个角落。中队的荣誉室里陈列着他绘制的193幅消防作战图。从建筑方位到整体结构、从重点部位到水源点位,甚至哪条消防通道经常堵塞,他都清清楚楚。作战图上的一笔一画,体现的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中队的每一名队员都会画‘地图’,最厉害的专勤员能够在积雪覆盖、一片白茫茫的地面上,准确指出消火栓的位置。”黎阳说。

故宫特勤中队为每一座宫殿都量身制定了的火灾扑救数字化预案——“一处着火、多点响应”的应急联动系统,以及全天候、无缝隙、不间断巡查,让故宫一直保持着“零火灾”的记录。

 

在故宫,没有灭火战功是队员们最大的追求,有了立战功的机会就等于失职。

 

49年来,故宫特勤中队没有一名队员失职。但他们心里满怀对家人病危不能照看,妻子临盆不能陪伴,亲人在宫门外苦苦等待见不上一面的那种近在咫尺、却似天涯的亏欠……

 

营区宿舍不够,中队干部便睡车库、睡在暗河上的营房,把床让给新队员;没有晾衣房,队员们的衣服就在车库阴干,衣服上没有阳光的味道,只有汽油的味道;大家排长队洗澡、分三拨儿吃饭,为了不破坏古建风貌,夜间在宿舍里忍受着透窗袭来的寒风。

但队员们说,小“牺牲”换来故宫的大安全,值!

 

世事沧桑,故宫依旧;时代变迁,初心不改。这些年,中队的条件慢慢变好,一代代指战员守护故宫的初心和信念一直传承至今。从接过使命的那一刻,队员们就将周总理的嘱托作为不变的初心,铭刻于心。正如指导员蔡瑞所说:“特殊的地位赋予了中队特殊的使命,特殊的任务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我们把自己当成一颗颗螺丝钉,嵌进皇宫大殿的藻井中,夯在周长3400米的红墙上,将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六百年。”

 

02

执勤路就是长征路 重大安保严盯死守

全国两会期间,他们携带近25公斤的装备,翻遍125个垃圾桶,只为了找到1个可能未熄灭的烟头。

 

“你知道防冻液是甜的吗?”正在查看车辆底盘的黎阳说,队员们在执勤时,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会对车辆、垃圾桶进行轮番检查,有时分不清车下漏出的是防冻液还是机油,便用手指蘸着尝一下。

 

全国两会期间,车辆达1300多辆,光是检查车辆就让人脖子发硬,腰酸背疼,更别说还要对192棵柳树来回巡视至少5遍;携带近25公斤的装备,翻遍125个垃圾桶,只为了找到1个可能未熄灭的烟头;同时还要为代表委员提供服务。

“我们能做的就是工作再细一些,多测试一次消防水源,多走一次消防通道,多检查一次最不利点的水带铺设情况。”中队长刘海双说。殊不知,就是这日复一日的“多一次”,不仅让安保、执勤零失误,还让队员们一年走完了一条“长征路”。

 

每逢重大安保任务,队员们在天安门广场一“走”就是十几个小时,或来回巡视、或驻足死盯、或弯腰检查、或奔跑处置,他们始终绷紧安全弦,盯着一切风吹草动。不管巡视过多少遍,对周围的环境多么熟悉,队员们仍像第一次执勤那样,没有丝毫松懈。

 

出发时星芒未散,归来时月悬东方,这是队员们执行高规格勤务任务时的常态。凌晨两三点起床,在整个城市都安睡的时候,他们成了最美“守夜人”。通信班副班长郑浩还记得,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期间,一天上午刚执勤归来的他,到了要站岗的时间,站完岗后又到了下午执勤的时间。“很累!但大家都习惯了,中队每个人都经历过这种情况。”郑浩说。

天安门支队国家博物馆24小时执勤车组不分白天黑夜地守护着天安门地区的安全。24小时分为日勤和夜勤,连续执勤12个小时是对耐力极大的考验。“夏天,执勤车内像蒸笼;冬天,下车巡视冻得人手脚发麻。”四级指挥员庞涛说。

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型展览,从动工到布展的近3个月时间内,执勤车组每天24小时死盯死守,彻夜不休。正式展出后,面对国家博物馆日均5万的游客,压力数倍于平时,大家不得不分成三组,轮番上阵,不放过任何隐患。队员们以这样的方式参与“伟大的变革”,确保展览顺利展出,都觉得欣慰又自豪。

 

广场无小事,事事连政治。中队的每一名指战员都知道自身肩负的使命何其重大,知道必须以绝对忠诚确保万无一失。

 

当新中国成立,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故宫和天安门广场的北京消防前沿指挥部,担负着保卫开国大典的重任。消防官兵们披星戴月、马不停蹄,虽然条件比现在艰苦百倍,但大家不以为苦、反以为荣。这一辉煌履历作为一个精彩的开篇,被永久载入了北京消防史册,也铸就了中队天然的红色基因。

2015年,为保障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胜利召开,队员们连续奋战117天,被誉为未被检阅的“第51个方阵”。大家拿着灭火器守在阅兵仪式转播屏幕操作间,死死盯着四周电线,蔡瑞的靴子里都能倒出水来。

 

他们坚守岗位的样子就像中队老一辈消防员不吃不喝,不分昼夜坚守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木制顶棚上的英姿一样。这种绝对忠诚、国家至上、安全至上的精神在一代代指战员中赓续不断。中队在这次安保任务中荣立集体一等功。

 

“什么是忠诚?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蔡瑞说,这样的忠诚在一代又一代指战员、一次又一次安保勤务中生生不息地传承。

队员们在天安门广场执勤,看到祖国的繁荣富强,自豪感油然而生,就像他们说的:“一到执勤点,浑身就有劲!”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故宫特勤中队勤务频次也越来越高。从中队统计的过去3年勤务数据来看,2016年为139次,2017年为168次,2018年为198次。

03

忠诚融入点点滴滴 红色基因永续传承

“这些标语牌,我们要珍惜、要爱护。每天擦一遍、看一遍,想一想,自己怎样践行为人民服务和‘四句话’方针。”

 

当清晨的阳光洒在金色的琉璃瓦上,沉睡了一夜的故宫被唤醒。中队营区内写有“为人民服务”和“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字样的标语牌,已经被队员们擦拭得干干净净。

 

“这些标语牌,我们要珍惜、要爱护。每天擦一遍、看一遍,想一想自己怎样践行为人民服务和‘四句话’方针。”蔡瑞说,做好每天“第一件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忠诚品格。

中队将党建工作融入了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例如,队员们的水杯上刻着诸如“忠诚奉献,勇敢担当;绝对服从,诚实守信”等格言警句。战斗一班班长关争争拿起水杯说:“我每天喝水时候都会看,饮水思源。”

 

除了杯子文化还有被子文化。在故宫特勤中队,队员们相信被子叠不好,仗就打不赢。叠被子体现的是一个人的作风,磨炼的是意志。谁的被子叠得好,谁就作风过硬、思想过硬。“被子每天都要叠,水杯每天都要用。润物无声、绵力千钧,党建工作就这样入脑入心。”蔡瑞说。

 

一些新队员面对夏天的闷热、冬天的严寒以及勤务的琐碎,不禁怀疑被子叠成豆腐块有没有意义,毕竟上火场的时候也没人看你被子叠得好不好。

面对大家思想上的疑惑,中队干部没有说教式的劝导,也没有高高在上的指正,而是给执勤归来的队员端来一盆洗脚水。一边给队员泡脚,一边交流执勤的感受。“我们需要永远把防范工作做在前面。”中队干部一边往盆里添热水,一边说,“不要盼望奔赴轰轰烈烈的火场,要做好平平淡淡的基础工作。精益求精,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这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关怀激发了队员们的战斗力、凝聚力。他们为辖区和驻地的平安尽心尽责、全情投入、全力守护。为队员打洗脚水也成了中队的传统,慢慢延续下来。

 

“我宣誓,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坚决打赢全国两会消防安全保卫战。”铮铮誓言、掷地有声。每逢重大安保活动,中队都深入开展战时党建活动,组织队员们向党旗和国旗宣誓、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礼、在战旗上签字,配发党建口袋书等政治动员活动,吹响安保“第一号角”。

 

“出征前还要给大伙儿鼓鼓劲,见缝插针地安排一下战地微党课。要打胜仗,思想上的那根弦不能松。”蔡瑞说,中队充分利用辖区丰富的红色资源,将党建工作贯穿于灭火救援、反恐处突、队伍管理、遂行重大安保任务的全过程。

 

一日故宫人,一生故宫魂。中队先后走出2名共和国将军,张华峰是其中之一。他是奉命进驻故宫的第一批官兵之一。他说,中队奠定了他的人生价值观,中队的一切孕育了他、成就了他。回首旧时光,不负少年时。

 

“中队一批又一批指战员用尽全力确保3.74平方公里土地的安全。如今,我们接过了接力棒,定当不辱使命。”中队长刘海双说。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政治上绝对忠诚的红色基因将队员们变成一颗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牢牢扎在故宫、扎在天安门广场的每一个勤务点上。

 

49年,忠诚坚守。中队历届指战员忠诚践行“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的红军精神,坚守在消防安保这条“长征”路上,忠诚、细致地走好每一步,确保了党和国家2万多场次重大政治、外交和文化活动的消防绝对安全;坚守故宫49年,不负周总理的嘱托,保证了故宫的绝对完整。故宫的一砖一瓦都诠释着中队的初心和使命。

49年,不忘初心。中队历届指战员牢记不负人民、不负国家、不负时代的使命,将无上的荣耀化为实实在在的担当。中队先后获得了128项荣誉,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还被故宫博物院授予“故宫消防卫士”荣誉称号。但队员们没有躺在功劳簿上,而是回望起点,守住初心,肩负使命,继续前行。

如今,接过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的大旗,中队的历史翻开新的一页,在“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指引下,中队全体指战员必将不忘守护祖国“心脏”的初心,牢记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再续辉煌。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声明: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