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03860708

云南森林消防总队:莽莽林海 一路艰辛一路歌!2020-04-13 13:53:53

   生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后来的他们说,这个火烧得让人害怕,直到现在还心有余悸,但总归是平安回来了。

  2020年的3月末,云南境内,火灾四起,昆明市森林消防支队指战员连续奋战五天四夜,转战多个火场,最终圆满完成了昆明禄劝、昆明西山和楚雄交界处两起森林火灾扑救任务。

  名字不重要 就是“山里人”

  山势连绵叠嶂,植被苍翠如云。随着队伍行走在昆明市禄劝县海拔近2000米的翠华镇烂泥箐林区,葱茏茂盛的盘根老树高过头顶,沿着蜿蜒陡峭的山间小路踏出密林,穿越林溪间的护林员成为了大自然的“点睛之笔”。山脊线高耸而辽远,林间小路宁静且幽长,踏过满是荆棘的灌木丛,跟随护林员向火场开进,用脚步去丈量这绿色峰线,春夏秋冬四季过往,日夜巡护,山岳无言,山谷深处那些争着向太阳微笑的马兰花便是对护林员最好的褒奖。

  年近50岁的护林员随队伍一起向火场进发,15公里的山路,荆棘而陡峭。“铁脚板”面对崎岖的山路也显得几分艰难,年复一年,老护林员巡护的身影如同透过树木枝叶的阳光在林间显得熠熠生辉。高而深的颧骨,眼窝略陷,满脸褶子,黝黑的皮肤,穿着洗了发白的迷彩服,他常年巡山护林,对地形十分熟悉,走在队伍最前面,为队伍带路。

  此时已是上午11点,仍然不敢放慢脚步,他说:“养大一片林子不容易,巡山护林就像是看待自己的娃娃,林子着火了,看着就心疼啊。”沿着山地沟谷向上爬,越过山脊线,鹅黄色的浓烟清晰的出现在眼前,这里的林区属于老护林员看管。他佝偻的背影刻画出了岁月划过的痕迹。“老乡,这里有没有小路能直接到火线?”望着荆棘密布的山林,支队政治委员杨仙永问道。“这里常年没有人来往,山间一直没有路,只能穿过林子了。”森林着火令他痛心不已,这片林区,他平均每天来两次,还是没有管住人为失火。开进的途中,砍刀手在前面开路,护林员则紧跟他们身后辨别方位。当靠近火场时,老护林员提着两个密封水桶过来,灭火队员扑打明火,老护林员在后方提着水桶为灭火队员加水。一桶水数十斤重,在高山上,对年近50的人来说,难度可想而知,可似乎在我们眼中,这个水桶在他手中并不算太重。

  “大爷,怎么称呼您?”

  “称呼啥子哟,俺们就是个山里人,不重要不重要,你们才是英雄。”话语之间透露着浓浓的朴实,他们护林不为名利,只为守护好这片养活一村人的大山。

  禄劝火场,他与我们一同战斗在一线,那一份护林人的初心不禁让人心生敬佩。我始终相信,在经历过世代更迭和艰苦的岁月洗礼后,人总是会多点情怀,多点对人世间的善意。

  火场“三剑客”:我还好!我能行!

  一支完整的班组灭火序列,风机手、水枪手和砍刀手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他们在扑救森林火灾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其名曰火场“三剑客”,劈荆斩棘、亮剑火魔,他们毫不畏惧。

  4月1日早晨,天开始蒙蒙亮,火线上灭火机轰鸣的声音低沉了下来,前方倒木纵横、到处布满了荆棘,扑火队员已无路可走,不得不停了下来。直属大队教导员周明泉站到高处向远望去,在他的左侧就是火线,顺着火线一直向前是一条布满荆棘藤条和巨大倒木的巨大沟壑。作为一线指挥员,他深知灭火作战中最宝贵的是时间,一旦错过了无风天气的有利扑打时机,一旦气温回升或者风向突变,前面所有的努力都前功尽弃,人员将无法在密林中快速转移避险,这将对扑火队员造成巨大威胁。看到这样的情况,支队长李孝忠马上定下决心,命令直属大队和特勤大队召集所有砍刀手,往火线右侧密林处开辟道路,从山底迂回接近火线。

  几名砍刀手顾不上荆棘刺穿自己的皮肉,藤条太多就一条一条的砍,倒木太大就拿油锯一点一点的锯,硬是开出了一条新路。一级消防士温荣斌就是其中一名油锯手,作为“双面手”的他不仅油锯使得精,炒菜也是一把好手。入职多年来,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任何时候都像一颗螺丝钉一样紧紧的钉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手磨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血泡,在火场上连续奋战6个小时的他不需要人替换,没有一句怨言,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还好!”谁又能想到,其实火场之下他是一名炊事员。

  周建华是一名风机手,他的任务就是打火头、攻险段,哪里火最大,他就出现在哪里。在灭火作战中,他就像是一把利剑一样,直刺火魔胸膛。在西山区武家箐火场,他所在单位接到任务要对火线进行合围,在凌晨发起总攻后,他作为风机手始终冲在最前端。深夜中,机器的轰鸣声响彻山谷,滚滚的浓烟弥漫在空中,衬上皎洁的月光颇有几分诗意。“水枪手,快给我脸上滋点水,降降温!”长时间与火头近距离接触,周建华全身被烘烤的滚烫,汗水只能浸在头巾上几秒钟又被迅速烘干。“现在火线已基本可控,大家打起精神来,干它最后一票!”他说完后手持灭火机欲冲上去,只见他刚迈出步子,身体一个恍惚,身子差点顺着丛林翻滚下去,后面的兄弟眼疾手快赶忙拽住他。长时间的战斗让他体力消耗过度,最后说不过大家,他换了二号工具在队伍后跟进清理。

  明火全部扑灭后,他瘫靠在一旁,拿出了一张褶皱的湿纸巾擦擦脸,随后掏出手机跟妻子女儿报了平安,“你们看我脸这么干净,这次都没怎么去一线,一切都好呢,一点不累,我们安全着呢,放心吧,今天肯定能回单位了……”看着镜头里的妻儿,他把所有的苦与泪藏匿于心间,对于一家之主的他来说,有些事是属于自己的秘密。事后,他脱下衣服,才知道自己背部已经磨破了皮、手心也磨出了水泡。

  在此次灭火作战中,有一只打不死的“小强”被众人夸赞。江晓强因为谐音,平日里队员们都亲切的称他为“小强”,他骨子里的那股坚韧和他的外号一样。他是中队清理班的水枪手,在火场上,他的任务除了清理余火,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是给火线最前沿的灭火队员送水,确保一线水枪手不断水。4月2日凌晨,当火线扑打到满是藤条和荆棘的沟箐时,队伍变得寸步难行,而此时前方出现较大的树冠火,面对树冠火风机已不起作用,攻坚组急需大量的水,此时对讲机里不停的急呼,“没有水了!没有水了!”听到前方水源告急的江晓强背起水箱就冲,嘴里大喊着“前面没水了,让我过一下!让我过一下!”就这样,他一趟又一趟来回不停地奔跑着,不停地把老乡送来的水灌满自己的水枪后又送往前去,看他累得满头大汗、精疲力竭,新消防员也受他感染,纷纷扛起水箱往一线送起水来。

  大火被扑灭了,队伍由扑打明火转为看守火场。临近饭点,江晓强主动报名去为队友们领取午饭。取饭地点可在两座山头之外,沿路都是倒木,山势也特别陡峭,一来一回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取回午饭,晓强噗通一声瘫坐在地上,双腿不停抽动着,体力达到了极限,他一个人就背了中队十多人的午饭。中队长见状过来询问,他坚定地说:“我可是打不死的‘小强’,这点事算什么。”

  平安去 平安回

  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不上火线、不打火头、不攻险段,他们的任务是让队员们安全、快速地抵达火场,为扑打森林火灾争取宝贵的时间,他们就是昆明市森林消防支队的车辆驾驶员们。在五天四夜里,运送物资、连续转场,他们累计行驶时间30多个小时,距离600公里,期间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一次违章违纪。云南山路十八弯,3月31日,在扑救禄劝森林火灾时,支队经过长达4个多小时的机动,到达了火场山脚下,距离火线仅有七八里路程,这短短的路程让驾驶员们犯难了。连绵蜿蜒的山路坑坑洼洼、崎岖不平,坡度接近50度,最大弯度超过140度,路沿之下便是悬崖。前面是一百多度的急转弯,后面是一百多米深悬崖,每个弯道都要来回倒车才能通过,这不仅是对驾驶员技能的考验,更是对他们心里素质的一个实战检验。面对挑战,他们凝神静气,停车、倒车,拉手刹,半松离合,顺势一脚油门,所有动作一气呵成,车轮带起的黄沙打在路旁的树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好像也在为驾驶员精湛的车技而鼓掌。

  直属大队四级消防士干润在驾驶员队伍里年龄最小、驾龄最短。在山路开进途中,他双手紧紧把着方向盘,立起了整个身子,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似的死死地盯着道沿,小心翼翼地向前开进。每通过一个弯道他都要长舒一口气,一路下来浑然不知自己早已是满头大汗,他说我手中握的不是方向盘,是所有兄弟的身家性命,作为森林消防队伍的驾驶员,想不做“老司机”都难,就是这句简单的话却深深刻进了我的脑海中。

  时光荏苒 我已不是从前那个少年

  以前上学的时候经常能见到森林消防出警,那时心中总是怀着无比的期望,自己是否有一天能加入他们的序列,我也想坐在响着警笛的消防车上……

  2016年9月,学校应征青年入伍,刘江涛怀揣着自己心中的的向往,从安宁市冶金专科学校应征入伍,直到下队之后,他才发现自己所在的特勤大队与大学仅有五公里的路程……

  灭火出警20余次路过母校门口,森林灭火的艰辛与他曾经的求学时光形成鲜明对比,既然选择就要无怨无悔,他懂得宽敞明亮的教室来之不易,他更明白消防救援事业的伟大。他2016年入伍,大学毕业套改三级消防士,现为特勤大队二中队四班副班长,在今年昆明禄劝、西山区两次灭火作战中,刘江涛背负30余斤的灭火装备参加灭火作战,同时兼任班级的安全员,他在火场上冲一线,与风力灭火机共同配合,歼灭火头,在15公里的长途行军中,他热心帮助新同志,遇到什么问题,刘江涛总是积极帮他们解决。

  队伍即将到达营区,指导员韩云在车中呼喊到,“兄弟们,醒醒,快到营区了,大家整理下装备。”刘江涛睁开惺忪的双眼,映入眼帘的是他曾经的母校,行驶过往的学弟们满眼好奇望着他们,时光回溯多年前,曾经的他们是我,而如今的我是谁?

  我是森林消防员,我守护着人民和山河。

新消防

来源:云南森林消防总队
声明: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